close



20101201-達人-為何越愛越孤獨.jpg  

 

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堵牆,這堵牆雖然不能「足以抵抗一切打擊」,但卻具備一個功能:將我們圈在這堵牆內,令我們看不見別人的真實存在,也令我們看不到更大的力量。
  然而,只有真正看到別人的存在,我們才有機會走出孤獨,並建立起真愛的關係,也只有看到更大的力量並順從這個力量,我們才能真正強大起來,獲得真正的解脫。這也就是破解越愛越孤獨的唯一途徑。

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 書  名:為何越愛越孤獨
 出版日期:
9912月8
 作  者:武志紅
 出
社:達人文創
 ISBN:9789868669710

作者簡介                    

武志紅

1974年生,1992年考進北京大學心理學系,2001年獲得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專業碩士學位,師從國內著名的心理治療學家錢銘怡教授。 碩士畢業後,進入《廣州日報》工作,目前主持《廣州日報》每週六見報的「健康·心理」專欄,著有「為何家會傷人」、「七個心理寓言」、「解讀瘋狂」等書。

 

內容試閱                    

前言
多關照你的心
前不久,一個朋友問我,為什麼她總是看錯人,而她的一些朋友看人的眼光卻很是毒辣。我並不瞭解她說的那些朋友的人格特點,但對於她,我感覺,她與自己內心之間有一堵很厚的牆,溝通起來很不容易。
所以,我想提一個建議:不要急著去問我該怎麼辦,也不必急著去問別人該怎麼辦,而應學會去關照自己的內心,一開始先是去認識自己的想法,再慢慢去認識自己的情緒,最後是捕捉自己的感受,一旦你開始能清晰地捕捉到自己的感受時,你就可以比較迅捷地走在自我成長之路上了。
譬如,當某篇文章觸動你時,不必去太感歎我文中揭示的道理多麼漂亮,甚至還對文章作者產生憧憬之心,而應立即去關照自己的內心,認識自己的想法、判斷和感覺。
此外,我也希望讀者朋友一開始讀我的文章並有感覺時,不要急著問我該怎麼做,而無妨把你喜歡的我的文章以及我推薦的書先讀一讀,然後再去問該怎麼辦。
不過,那時你一定會發現,很多問題已不必問了,你已在內心中找到了答案。
唯一重要的是點亮你自己心中的光
對此,我想對大家說,能「救人」的心理醫生固然不錯,但最重要的,還是點亮你自己心中的光。
這也是克里希那穆提的說法,他明確地說,唯一重要的是點亮你自己心中的光。
然而,不少醫生或專家擺出了一種「我就是光」的姿態來。
這樣的自戀的「光」,就是別人的陰影,它或許可以短時間內讓你感覺遠離了黑暗,但一離開這個醫生、專家或大師,回到你自己的世界後,你很容易會感覺又回到了黑暗裏。
別人的光就是你的陰影。
這也是存在主義哲學的名言——「他人即地獄」的含義。
如果情緒很激烈很沉重,需要用霹靂手段立即使自己從毀滅性的情緒中暫時走出來,這種源自別人的「光」是OK 的,但如果本來自己尚算健康,只是追求個人成長,這種「光」就不必去沾。
跟一個朋友聊天,她說很愛讀書,喜歡摘抄一些名句。我提醒她說,重要的不是記住那些美妙的句子,而是當被某句話或某個道理給震撼時,應立即去關照自己的感受,去覺察自己內心的東西。
這是同一個道理。我也建議我的讀者朋友們去做這樣的事情:不是去記憶我的文章所帶來的震撼或沉浸其中,而是去體察你的內心究竟發生了什麼。


內文
當下左右著你的動力,究竟是什麼?
常見的是兩種:留戀或目的。
留戀源自過去,而目的著眼於未來。但是,一旦留戀於過去的美好,或關注於將來的目的,你就丟失了當下。
然而,當下永遠是你直接面對的唯一。如果你不關注當下,你便是一直在浪費時間。
我們都有一種體驗:隨著年齡的增長,單純的快樂越來越難了。
為什麼會這樣?
因為過去的快樂成了一種阻礙。每多一種快樂,我們就多少會產生一種渴望,希望能在未來繼續複製這種快樂。快樂越多,這種渴望也就越多。於是,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們的心就會
被一層又一層的渴望所纏繞,從而失去了對當下事物的關注。
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說,自我實現者的一個特點是沒有審美疲勞。我的理解是,這是因為自我實現者能全神貫注於當下,他們不會執著於過去的體驗,不拿過去的事物和當前的事物做比較,於是每一時刻的體驗都是全然的、新鮮的,審美疲勞也就無從產生。


 

購書連結                     


 博客來網路書店
 金石堂網路書店
 誠品網路書店
 TAAZE*讀冊生活

 

前言 

多關照你的心 

前不久,一個朋友問我,為什麼她總是看錯人,而她的一些朋友看人的眼光卻很是毒辣。我並不瞭解她說的那些朋友的人格特點,但對於她,我感覺,她與自己內心之間有一堵很厚的牆,溝通起來很不容易。 

所以,我想提一個建議:不要急著去問我該怎麼辦,也不必急著去問別人該怎麼辦,而應學會去關照自己的內心,一開始先是去認識自己的想法,再慢慢去認識自己的情緒,最後是捕捉自己的感受,一旦你開始能清晰地捕捉到自己的感受時,你就可以比較迅捷地走在自我成長之路上了。 

譬如,當某篇文章觸動你時,不必去太感歎我文中揭示的道理多麼漂亮,甚至還對文章作者產生憧憬之心,而應立即去關照自己的內心,認識自己的想法、判斷和感覺。

此外,我也希望讀者朋友一開始讀我的文章並有感覺時,不要急著問我該怎麼做,而無妨把你喜歡的我的文章以及我推薦的書先讀一讀,然後再去問該怎麼辦。

不過,那時你一定會發現,很多問題已不必問了,你已在內心中找到了答案。

唯一重要的是點亮你自己心中的光

對此,我想對大家說,能「救人」的心理醫生固然不錯,但最重要的,還是點亮你自己心中的光。

這也是克里希那穆提的說法,他明確地說,唯一重要的是點亮你自己心中的光。

然而,不少醫生或專家擺出了一種「我就是光」的姿態來。

這樣的自戀的「光」,就是別人的陰影,它或許可以短時間內讓你感覺遠離了黑暗,但一離開這個醫生、專家或大師,回到你自己的世界後,你很容易會感覺又回到了黑暗裏。

別人的光就是你的陰影。

這也是存在主義哲學的名言——「他人即地獄」的含義。

如果情緒很激烈很沉重,需要用霹靂手段立即使自己從毀滅性的情緒中暫時走出來,這種源自別人的「光」是OK 的,但如果本來自己尚算健康,只是追求個人成長,這種「光」就不必去沾。

跟一個朋友聊天,她說很愛讀書,喜歡摘抄一些名句。我提醒她說,重要的不是記住那些美妙的句子,而是當被某句話或某個道理給震撼時,應立即去關照自己的感受,去覺察自己內心的東西。

這是同一個道理。我也建議我的讀者朋友們去做這樣的事情:不是去記憶我的文章所帶來的震撼或沉浸其中,而是去體察你的內心究竟發生了什麼。

內文

當下左右著你的動力,究竟是什麼?

常見的是兩種:留戀或目的。

留戀源自過去,而目的著眼於未來。但是,一旦留戀於過去的美好,或關注於將來的目的,你就丟失了當下。

然而,當下永遠是你直接面對的唯一。如果你不關注當下,你便是一直在浪費時間。

我們都有一種體驗:隨著年齡的增長,單純的快樂越來越難了。

為什麼會這樣?

因為過去的快樂成了一種阻礙。每多一種快樂,我們就多少會產生一種渴望,希望能在未來繼續複製這種快樂。快樂越多,這種渴望也就越多。於是,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們的心就會

被一層又一層的渴望所纏繞,從而失去了對當下事物的關注。

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說,自我實現者的一個特點是沒有審美疲勞。我的理解是,這是因為自我實現者能全神貫注於當下,他們不會執著於過去的體驗,不拿過去的事物和當前的事物做比較,於是每一時刻的體驗都是全然的、新鮮的,審美疲勞也就無從產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易可數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